科技賦能 鹽堿地上“植綠生金”-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3 10/24 15:23:45
來源:赤峰市巴林右旗委宣傳部

科技賦能 鹽堿地上“植綠生金”

字體:

仲秋時節,萬物爭芒。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的西拉沐淪蘇木胡日哈嘎查的鹽堿地上,綿延著近4000畝的向日葵已經頂著飽滿的花盤,彎下了腰。工人們穿梭田間,忙著收割花盤、裝袋,并將采收的油葵平鋪在晾曬場上進行晾曬、脫粒,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

很難想象,一年前這里還是荒蕪貧瘠的鹽堿地。華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采用清華大學鹽堿地區生態修復與固碳研究中心專利和專有技術,配以研發、設計、施工和運營“四位一體”鹽堿地改良新模式,在西拉沐淪蘇木鹽堿地上“種綠生金”,有效將“不毛之地”變成為“現代豐產田”。

2021年,西拉沐淪蘇木引進華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對轄區內鹽堿地進行分片治理,并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華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著手對胡日哈嘎查鹽堿地3898畝進行治理,采用以水利措施為基礎、以化學綜合改良(鈣基調理劑和低分子有機酸)為核心,以物理改良(土地平整、翻地、旋耕)為重要措施,以生物改良(生物菌肥等)為保障的綜合改良技術,實現了當年改良當年見效、一次改良長期有效的治理成果,有效治理3675畝,為當地農牧民人均新增11畝可用耕地面積。

同年,華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團隊便選用葵花作為改良后的鹽堿地上耕種的先鋒植物,利用其根系龐大、扎根深、吸收水分的范圍廣、植株葉片寬大濃密遮蔽陽光,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的優勢,種植3675畝,秋收時,畝產平均達到210公斤,畝產平均增收500余元,帶動地區增收近200余萬元??恐F代科技的革新和加持,“鹽堿地不出糧”的傳統正在被突破。

土為本,萬物生。藏糧于地的核心是耕地,鹽堿地作為“沉睡”的耕地資源,要想被“喚醒”,就必有現代科技的加持。下一步,蘇木黨委、政府將持續深化與華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合作,優化治理舉措,鞏固已有的治理成果,“以種適地”“以地適種”,相向而行、雙向發力,推動地區農業增產增收、生態治理向好,以實效為全旗鹽堿地治理做出表率。(趙慧敏)

【糾錯】 推廣
黑人巨大粗物挺进了少妇_在线精品自偷自拍_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_真实血淋淋处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