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記者恩浩)10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新一輪找礦突破暨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峰會(呼和浩特專場)召開。

10月20日,內蒙古赤峰市新一輪找礦突破暨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峰會(呼和浩特專場)召開。(新華社記者 恩浩 攝)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么永波出席并致辭,赤峰市委副書記、市長欒天猛主持大會。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浙江大學等高校、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內蒙古自然資源廳、應急管理廳、林草局、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峰會。
么永波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不斷加大礦山資源勘察和開發利用力度,為保障國家能源和戰略資源安全,促進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赤峰市作為國家命名的有色金屬之鄉,要加快礦產資源勘察和開發利用,促進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自治區各有關部門要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切實擔負起保證國家能源和戰略資源安全的重大責任。
欒天猛表示,赤峰市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建設蒙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重大機遇,不斷加強政策供給,積極承接引進礦業產業項目,全力為企業搞好服務,推動礦業經濟實現二次振興,為自治區“闖新路、進中游”貢獻赤峰力量。
赤峰市副市長趙志剛圍繞該市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了推介。據了解,赤峰市地跨大興安嶺和華北地臺北緣兩大金屬成礦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成礦條件,現已發現礦產83種、礦產地1600多處,其中鉛、鋅、錫、金、銀、鋰、銣等礦產資源儲量位居內蒙古首位,潛在經濟價值5萬多億元,全市規模以上礦山企業達到47家,產值超千億元。在北部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內,赤峰市大中型礦山占比達60%,綠色礦山占比達70%。作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赤峰市曾先后發現世界最大的鋰云母型鋰礦——克什克騰旗維拉斯托鋰礦、華北地區最大的鎢多金屬礦——敖漢旗白土營子鎢多金屬礦等一批大型、特大型礦床。
此外,在本次峰會舉行的簽約儀式上,共完成項目簽約22個,總投資達430億元。(完)